生物質壓縮成型技術發展至今,已開發了多種成型工藝。根據主要工藝特征的差別,可分為“熱壓縮”成型技術、“冷壓縮”成型技術和炭化成型技術。a.“熱壓縮”顆粒成型技術是把粉碎后的生物質在170~220℃高溫及高壓下壓縮成625 km3的高密度成型燃料,極大地降低了生物質的儲運成本,提高了燃燒效率。主要工藝參數是壓力、溫度和成型過程的滯留時間。“熱壓縮”技術的工藝由粉碎、干燥、加熱、壓縮、冷卻過程組成,對成型前粉料含水率有嚴格要求,必須控制在6%~l2%。但這種顆粒燃料成本過高,歐洲市場售價為110~150歐元/噸,在我國生產時售價高達1000元/噸以上,只能供給對燃料環保、清潔性能要求很高的炭爐、壁爐等使用。b.“冷壓縮”顆粒成型技術對原料含水率要求不高,因此也稱濕壓成型工藝技術,其成型機理是在常溫下,通過特殊的擠壓方式,使粉碎的生物質纖維結構互相鑲嵌包裹而形成顆粒。因為顆粒成型機理的不同,“冷壓縮”技術的工藝只需粉碎和壓縮2個環節。“冷壓縮”技術成型前粉料含水率范圍可擴大到6%~25%。因此,與“熱壓縮”技術相比,具有原料適用性廣,設備系統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可移動性強,顆粒成型能耗低、成本低等優點。c.炭化成型技術是將生物質成型燃料經干燥后,置于炭化設備中,在缺氧條件下悶燒,即可得到機制木炭的技術。由于原料的纖維結構在炭化過程中受到破壞,高分子組分受熱裂解轉化成炭,并釋放出揮發分(包括可燃氣體、木醋液和焦油等),因而其性能得到改善,功率消耗也明顯下降。但是,炭化后的原料在擠壓成型后維持既定形狀的能力較差,儲存、運輸和使用時容易開裂或破碎,所以采用炭化成型技術時,一般都要加入一定量的粘結劑,如果不使用粘結劑,就需要較高的成型壓力,這將明顯提高成型機的造價,富通新能源生產銷售的
木屑顆粒機、
秸稈顆粒機專業壓制生物質成型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