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發電主要是利用農業。林業和工業廢棄物為原料,也可以將城市垃圾為原料,采取直接燃燒或氣化的發電方式。
近年來,中國能源、電力供求趨緊,國內外發電行業對資源豐富、可再生性強、有利于改善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生物質資源的開發利用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于是生物質能發電行業應運而生。
世界生物質發電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世界性的石油危機爆發后,丹麥開始積極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稈等生物質發電。自1990年以來,生物質發電在歐美許多國家開始大發展。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生物質能源十分豐富,中國理論生物質能源50億噸左右。現階段可供利用開發的資源主要為生物質廢棄物,包括農作物秸稈、薪柴、禽畜糞便、工業有機廢棄物和城市固體有機垃圾等。
各類農作物每年產生秸稈6億多噸,其中可以找我玩能源使用的約4億噸,全國林木總生物量約190億噸,可獲得量為9億噸,可作為能源利用的總量約為3 億噸、如加以有效利用,開發潛力將十分巨大。
為推動生物質發電技術的發展,2003年以來,國家先后批復了河北晉州、山東單縣和江蘇如東3個秸稈發電示范項目,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并實施了生物質發電優惠電價等有關配套政策,從而使生物質發電,特別是秸稈發電迅速發展。

最近幾年來,國家電網公司、五大發電集團等大型國有、民營以及外資企業紛紛投資參與中國生物質發電的建設運營。中國政府及有關部門對生物質能源利用也極為重視,已連續在四個國家五年計劃將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列為重點攻關項目,開展了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列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開展了生物質能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如戶用沼氣池、節柴炕灶、薪炭林、大中型沼氣工程、生物質壓塊成型、氣化與氣化發電、生物質液體燃料等,取得了多想優秀成果。政策方面,2005年2月28日,第十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低十四次會議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已經正式實施,并于2006年陸續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措施。這表明中國政府已在法律上明確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質能在現代能源中的地位,并在政策上給予了巨大優惠支持,因此,中國生物質能發展前景和投資景極為廣闊。2006年底全國生物質能累積裝機容量 220萬kw,其中蔗渣熱電聯產170kw,農村廢棄物、農村沼氣、垃圾直燃和填埋氣發電50萬kw。此外,2006年完成生物質氣化發電3萬kw,在建的還有9萬kw。
2006年底全國已經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1870截止2007年底,國家和個省發改委已核準項目87個,總裝機規模220萬千瓦。全國已建成投產的生物質直燃發電項目超過15個,在建項目30多個。可以看出,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的發展正在漸入佳境。
地球上每年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達2*1011t,含能量達3*1021J,因此每年通過光合作用 貯存在植物的枝、莖、葉中的太陽能,每年生產量就相當于現階段人類消耗礦物能的20倍,或相當于世界現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雖然不同國家單位面積生物質的產量 差異很大,但地球上每個國家都有某種形式的生物質,生物質能是熱能的來源,為人類提供了基本燃料。中國已經開發出多種固定床氣化爐,以秸稈、木屑、稻殼、樹枝為原料生產燃氣。
木粉顆粒機木炭制棒機,把森林和木材加工剩余物(如造紙廠的樹皮、家具廠的邊角料等)以及農林剩余物如秸稈、麥草等原料通過顆粒機設備加工成木粉顆粒,使之成為高品位的能源燃料,提高使用熱效率,減少化學能源使用量,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起著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的重要作用,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發達國家中,生物質能研究開發工作主要集中于氣化、液化、熱解、固化和直接燃燒等方面。
目前“鉑派”正在推廣的木炭制棒機),歐洲各國開發的活塞式擠壓制 得圓柱塊狀成型技術(等同以上),以及美國開發研究的內壓滾筒顆粒狀成型技術和設備(可惜該設備較“鉑派 ”牌結構復雜,體積龐大,根本不適合各國人的消費)。
成型燃料應用于兩個方面:其一:進一步碳化加工紙 制成木炭棒或木炭塊,作為民用燒烤木炭或工業用木炭原料;其次是作為燃料直接燃燒,用于家庭或暖房取暖用燃料。根據有 關科學家預測,到2010年,生物質發電將達到13000mw裝機的容量,屆時有4百萬英畝的能源農作物和生物質剩余物用作氣化發電的原料,同時,可安排 17000個以上的就業人員,對繁榮鄉村經濟起到積極作用。
我國生物質能的應用技術研究,從八十年代以來一直收到政府和科技人員的重視。主要在氣化、固化、熱解和液化開展研究開發工作。
用木屑為原料生產棒狀成型物木炭,顆粒成型機生產木粉顆粒或秸稈顆粒尤其適用家庭或暖房取暖適用。
另外,生物質進行有機肥開發,也是生物質能源利用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生物質能源當中,我國有機肥資源很多,最主要的是畜禽糞尿與作物秸稈,同時還有綠肥、餅,草木炭、污泥、生活垃圾與污水、熏土、還肥、農產品加工下腳料等等。據對有機肥資源的調查,2002年全國有機肥料資源總量約48.8億噸,其中畜禽糞尿便資源量為20.4億噸,對漚肥資源約20.2億噸,秸稈類資源約7億噸,餅肥資源2000多萬噸,綠肥約1億多噸。估計算,全國每年來自農業內部的有機物質(糞尿類、秸稈類、綠肥、餅肥類)為40億噸,可提供碳磷鉀養分5316萬噸。來自農業以外的有機肥資源如城市生活垃圾約2億噸,城市污泥0.2億噸、肉類加工場廢棄物0.5~0.65億噸等,有機肥資源的總養分量大約可以達到7000萬噸。
國外使用經驗充分證明,有機肥可以培肥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保證作物增產。在我國施用有機肥有三個方面的必要性:第一,土壤整體質量正在下降,要培肥地力必須要把應用有機肥資源利用起來。第二,由于長期使用大量元素肥料,造成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特別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大量高濃度化肥、復合肥、鉀肥的施用,土壤富集養分嚴重,中微量元素流失嚴重,有機肥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可以 很好的化肥使用的不足。第三,科學施肥的基本道路是有機肥和無機肥料配合施用,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效率,在不降低產量的情況下,減少化肥的用量。
據調查統計,我國現有500~600家已經發了生產企業,年生產能力500多萬噸,產品500多個。企業生產規模以小型和普及型為主,約占全國有機肥料企業的67%.目前,國內有機肥企業大致可分四種模式:一是精致有機肥料,不含有特定效應的微生物,以提供有機質和少量養分為主;二是有機無機復合肥料,由有機和無機肥料混合或化合制成,既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機質,又含有較高的養分,三是生物有機肥料,產品除了含有較高的有機質外,還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養分釋放能力的功能性微生物;四是微生物復合肥料,將有機、無機、生物合為一體,含有有機質、無機養分、微生物。目前,在四中生產模式中,有機無機復合肥料、微生物復合肥料占主導地位。山東“鉑派”牌有機生物肥、復合肥生產戶、中小型肥料廠使用,單個機組能夠小批量生產,多個機組可以組成生產線,實現規模化生產的需要。
中國農民有施用有機肥的傳統,也有越開越多的農業廢棄物資源可供用于有機肥開發利用。我國農作物播種面積20多億畝,年需化肥約1.4億噸,而國產化肥不是一億噸,這就給有機肥料的使用帶來了很大的市場空間。同時,隨著有機、綠色農業的發展,廣大農民迫切需要有機肥來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目前,美國等西方國家有機肥料用量已占到肥料總量的近50%,在我國有機肥料用量若能占到化肥使用量的10%,其市場需求將達到1400萬噸/年。未來10年內,中國有機肥生產將呈連年上升趨勢,國家也正在制定積極地政策措施,研討制定扶持有機肥發展的政策,如商品有機肥取消工業稅收、部分地區對有機肥商品化企業補貼等,這些都充分表明有機肥將成為新一輪的新型朝陽產業。由此觀之,生產有機肥的市場空間是巨大的,市場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富通新能源專業生產銷售
木屑顆粒機、
秸稈壓塊機專業生物質燃料成型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