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秸稈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副產品,在農牧業和加工業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再生資源,合理利用好這些資源并發揮好這些資源的潛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突出地表現在:合理開發和利用好秸稈資源是建設好生態省的重要方面,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措施,是推動畜牧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動力,是緩解能源緊張的重要途徑。河南省農作物秸稈資源量大面廣,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全省主要農作物秸稈總量約為6000萬噸。其用途大致可分為飼料、肥料、燃料及工業原料(主要用于工業造紙)等四大類。秸稈利用量分別占秸稈總產出量的37.4%、18,9%、38.4%和5.3%,
秸稈顆粒機、
秸稈壓塊機完美解決農作物秸稈焚燒問題。
(1)飼料。我省具有利用作物秸稈作為畜禽飼料的傳統,并由此培育出了具有高繁、耐粗飼的諸多優良畜禽品種,如小尾寒羊、洼地綿羊;青山羊、白山羊等。在各地都因地制宜地創立和應用了秸稈飼料化技術。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簡單的機械或物理方法處理秸稈后,直接用作飼料。②化學處理方法。秸稈的化學處理就是利用一些化學物質來處理秸稈,在打破秸稈營養物質障礙的同時,提高畜禽對秸稈的利用率。根據所用化學物質的不同,又將其分為:秸稈的堿化處理和氨化處理。③秸稈青貯技術。青貯是將青綠的秸稈通過厭氧發酵處理而加以保存,并保證畜禽常年均衡供應青綠飼料的有效措施,青貯飼料氣味酸香,柔軟多汁,顏色黃綠,適口性好,是牛、羊四季特別是冬季的優良飼料。青貯玉米秸稈對于提高牛羊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④秸稈的微貯與生物秸稈飼料加工技術。⑤秸稈壓塊加工飼料技術。秸稈壓塊飼料是將玉米秸稈等農作物秸稈經鍘切、混料、高溫高壓軋制而成的營養成份高又適合牛羊飼喂,便于運輸和儲存的飼料。⑨秸稈揉搓、絲化加工技術。⑦秸稈的熱噴處理技術。秸稈飼料的熱噴技術是利用熱噴效應,使飼料木質素溶化,纖維結晶度降低,飼料顆粒變小,總面積增加,從而達到提高家畜年采食量和消化率及殺蟲、滅菌的目的。
秸稈壓塊機、秸稈顆粒機等生物質成型機械設備專業壓制生物質顆粒燃料飼料,不僅完美做到了三林廢棄物的處理,而且還能是老百姓收入增加。
(2)肥料。將秸稈作為有機肥通過機械的或生物的處理后直接還田,這項技術主要包括秸稈粉碎還田、根茬粉碎還田、整稈翻埋還田、整稈扁壓還田等多種形式。(1)秸稈直接還田。應用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能達到減少焚燒污染、培肥地力、增產糧食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大量消化農作物秸稈的有效途徑。(2)堆漚還田。是在傳統的高溫積肥基礎上,將秸稈堆積在一起自然漚制或放入牲畜圈內混合漚制,(3)過腹還田。利用秸稈飼養牲畜,實現秸稈過腹還田是一種鏈條最長、生物能源利用最豐富、效率最高的秸稈利用方式。
(3)燃料。秸稈用作燃料的比例約為38,4%。燃料指秸稈的能源用途,包括直燃發電、固體成型燃料、氣化、農村生活用能等。根據目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勢,秸稈用于農村生活能源的數量會有所減少;用于直燃發電、固體成型燃料、氣化的數量會有所增加。據不完全統計,秸稈用于固體成型燃料、氣化、農村生活用能的約在304萬噸左右。
(4)工業原料。秸稈主要用于造紙,還有少量用于制簾柵、餐盒、包裝板、隔音板、保溫材料、人造炭、活性炭等。我省農村有利用秸稈作建材的傳統,主要用于平房的隔熱保溫層和內表層。近年來,隨著秸稈加工工藝的改善和提高,秸稈的建材化利用技術在我省有了較快的發展。①新型墻材生產技術。該技術利用秸稈(麥草、稻草、玉米稈)為主要原料,配以中堿抗堿玻纖、黏結劑、阻燃劑為輔料加工生產出的具有防水、防震、防火、防龜裂老化、隔音等諸多優點的墻體材料。②玉米秸稈加工生產七彩碳磚技術。⑨秸稈人造板生產技術。
其它途徑有秸稈發展食用菌、秸稈編織工藝品等,但所占比重很小。
綜上所述,秸稈可用于發電的資源量計算公式為:
秸稈可用于發電的資源量=秸稈總量一秸稈用作飼料的資源量一秸稈用作肥料的資源量一秸稈用作工業原料的資源量一秸稈用于固體成型燃料、氣化、農村生活用能的資源量。
經計算,秸稈可用于發電的資源量即秸稈可得量約為2000萬噸。
根據農作物秸稈直接燃燒發電項目資源調查評價技術規定,資源可供量=資源可獲得量×資源供應保障系數(0.3)。秸稈可供量為600萬噸。